青羊新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四川眉山苏东坡:苏门三父子 情操昭千秋(3)

发布时间:2020-05-06 16:09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四川眉山苏东坡:苏门三父子 情操昭千秋(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祠内有苏洵、苏轼、苏辙和程夫人、任采莲、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史夫人及苏家六公子等十余人的塑像;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等苏家遗迹;珍藏...

祠内有苏洵、苏轼、苏辙和程夫人、任采莲、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史夫人及苏家六公子等十余人的塑像;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等苏家遗迹;珍藏和陈列着五千余件有关三苏的文献和文物,是蜀中负有盛名的人文景观。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三苏家风家训

苏氏一门家风笃厚,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皆留下大量与家风家教相关的文字、诗词。

苏洵撰有《苏氏族谱》一卷,包括《谱例》《苏氏族谱》《族谱后录上篇》《族谱后录下篇》《大宗普法》《苏氏族谱亭记》等六篇,概述了苏氏家族的起源发展,记述了苏氏先祖的嘉言善行,教育后代不忘祖宗先人,孝悌忠信、和睦友爱,继承和发扬先辈优良传统。此外,苏洵另有一篇《名二子说》,解释了为两个儿子命名的缘由,寄托了对儿子的希望和告诫。

苏轼也非常重视总结家族优良家风,教育子侄。他的《记先夫人不发宿藏》《记先夫人不残鸟雀》等讲述了母亲程夫人的教子事迹,弘扬仁厚、不贪财的道德理念。他对于弟弟和侄子、侄孙的教育,多为诗文、书信形式。他和苏辙感情很深,认为弟弟“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苏辙则说哥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几十年间,兄弟二人相互勉励,诗文词往来,从未间断,留下《初别子由》《送子由使契丹》《和子由渑池怀旧》《狱中寄子由》等不少感人篇章。他还教导子孙后人要多读史书,写文章不能一味追求辞藻的华美,“期于适用乃佳”。做人方面,他教导后人要保持宁折不弯、豪放刚直的风骨。在给侄孙元老的信中,他说自己虽被贬到海南,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

另外,苏辙之孙苏籀曾撰录苏辙语录一卷《栾城遗言》,“以示子孙”,也是苏氏一门家风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频脚本

苏门三父子 情操昭千秋

四川眉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南,历史悠久,山川秀丽。

【传统家规文字实录】四川眉山苏东坡:苏门三父子 情操昭千秋(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