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怀也传承给苏门子孙。苏轼有三个儿子,皆恪守做官先做人的道理,风骨卓然,没有辱没先人。苏轼曾在他的长子苏迈赴任时,赠予他一方砚台,并亲手刻上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为父对儿子的教诲,字字珠玑:爱民如子、勤政廉洁。
眉山市民、全国文明家庭代表 李俊英:
三苏的乐善好施、孝慈仁爱 非义不取,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我们眉山更是如此。在我看来,好的家风就是播啥种子结啥果,是爱的给予,是爱的付出。
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苏氏家风家传,超越了一宗一脉的意义,已经载入中国人的口碑。抑扬顿挫的吟诵,大量的圣贤遗迹,至今仍然鲜活的传说,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文化,传扬着历代传承的道德精神。
三苏魂魄在,万古大江流。从这些图影中,我们可感受到“大江东去”的豪迈节拍?
【和声吟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三苏祠·晚香堂
●“三苏”家风家训摘编
孝慈仁爱
少而孤则老者字①之,贫而无归则富者收之。而不然者,族人之所共诮②让也。
——摘自苏洵《苏氏族谱亭记》
【注释】
①字:作动词义,抚育,养育。
②诮:责备,谴责。
【译文】
如果有年纪幼小的孤儿,那就由族中成年人来抚育;如果有贫穷而无家可归的人,那就由族中富有的人来收养。要是有不这样做的人,那么全体族人都要来谴责他。
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薄于为己而厚于为人。
——摘自苏洵《族谱后录下篇》
【译文】
侍奉父母要尽到最好的孝心,兄弟之间要互助关爱,与朋友相处要坦诚守信……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而对别人要宽宏大量。
读书正业
胡氏家训家规,是胡氏家族的精神指引,是对祖先儒墨情怀的铭记。它融合了儒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胡则为官四十余年,一生为官清廉,心系百姓,被尊称为“胡公”。毛泽东同志曾评价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摘要:“清芬世守,盛德日新”,曾氏后人谨守家训,传承家风,贤才辈出。曾国藩治家教子的理念与实践,更是被社会大众所推崇和效仿,成为中国传统家教的范本。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年),...
摘要:走进位于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200多年的历史沧桑、岁月风云扑面而来。乔家祖上传下了六条家规:不准纳妾、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吸毒、不准虐仆、不准酗酒,共24字,简明不简单,浅...
摘要:高邮王氏家族是传统的书香门第,数代为官,十分重视“立品节操”,虽没有系统的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那样的家训名篇,但在他们的著作和书信中却处处包含着修身、为官、治...
1 舆情综述 6月9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节蕴含着华夏民族独特而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本土文化与...
摘要:张英一生廉俭礼让,“终生让路,不失尺寸”,德行操守为世楷模。有关他“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传颂乡里,为人感佩。 桐城张氏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学圃,晚年更号圃翁,清代...
王尔烈 王尔烈雕像 王尔烈(1727-1801),字君武,一字仲方,号瑶峰,清代奉天府辽阳州(今辽宁辽阳)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中殿试二甲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陕西道监察御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