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小认真执着,但现在已经认真过头了,成了过分较真。”老王觉得,儿子的经历并不是过不去的,只是他偏偏老揪着过去不放,“一直叫他与人为善,举重若轻,但现实是他举轻若重了,为什么不能慢慢忘掉过去,向前看呢。”
父/母/反/思
“我们忽略了他的不一样”反思曾忽略儿子心理感受
记者将王猛的万字长信转给了老王,希望他能够清楚儿子对过往真实的思考和想法。看完信的王父没有说太多感受,“还是以前说的那些事。”他依然认为儿子有些太放不下。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反思。抛开儿子性格中存在的内向、抗挫折能力不强外,他也开始回顾是否自身也存在问题。他觉得曾经在处理儿子“求助”上,忽略了儿子的心理感受。
“好比那次他耿耿于怀的旅行,如果自己当时真的站在了他的角度,或者对导游的话有所回应,他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老王说,“再比如,他不喜欢的大姨、无法沟通的美国‘老朋友’,或许并没有必要要求他一定要与他们联系,应该尊重他的想法。在很多事情上,或者给出策略和办法,让他自由选择要好得多,而不是帮他做决定。”
老王说,儿子是“不一样”的,“但过去,自己却偏偏在任何事情中都一律以大原则来要求他,忽略了凡事都有不同。”一个人的成功有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影响,他坦言更注重先天因素,后天环境似乎要弱得多,“你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你”,但在儿子身上,自己对其先天因素有过忽视,“比如性格”,也对后天不予重视。
在王猛看来,父母在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他们自身在成长中受到的影响,也导致教育实践中的错误不能及时预防和纠正。“父亲在一个缺乏情感交流的家庭长大,极端自卑,母亲作为老幺从小受宠爱。”老王对此表达了一定的认同,但也有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