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他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儿子为什么会决裂远离?每想到一点便记在手机上。“具备自立实力、具有独立意识”“眼前事忙乱不堪,远方人何必顾及”“远离难免生分”……到现在至少已总结了15条。只是,他的这些思考,远在北京的儿子并不认同……
儿子不回家已慢慢习惯“他把我们拉黑了”
这些年,刘阿姨都会在春节前给儿子王猛发去短信,询问其是否回家过春节。然而,大部分信息都没得到回应。儿子仅有的两次回复还是在几年前,一次是“有事,不回”,另一次仅有一个“不”字。前些年,老两口还有些不适应,但近几年似乎已慢慢习惯了。“不然呢?我们除了被动接受还能怎么办?他电话、QQ拉黑了,短信不回,也没有微信。”
嘴上说坚强,但刘阿姨却不时用纸巾擦眼角。“每年春节都会有人问你儿子咋又没回来,我都说他在美国,忙,不方便也没多少时间。”她觉得这么回答是在为儿子维护面子,“不然要我说他和父母决裂了,不回来了?”对于儿子控诉母亲用怪异情绪来炫耀自己的种种经历,她也有自己的说法:“我能怎么说,别人要问,我说儿子不行吗?”
“我们在期待一个契机,给他时间和空间。”老两口内心期待着儿子的回归,希望与儿子重建亲密联系,他们认为主动权在儿子那边,家的大门是永远打开的,“你走近,我们不会反手推开你”。
但在王猛眼里,目前似乎并没有重建的基础,“已经没法信任他们了,那么多次机会都已经那样了,能相信突然改变吗?”
“可父母就你一个儿子,把你抚养大,送进北大,你照顾到他们的感受了吗?”成都商报记者反问。“那是他们自作自受。”王猛回答。
搞不懂儿子
“找人照顾他,我们错了吗?”
刘阿姨多次重复着一句话,“搞不懂他是啥原因”。可儿子12年春节不回家,彻底决裂也已五六年,身为父母难道没有思考过其中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