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养于天地之间,应当成为有用的、不可缺少的人。对于家庭不可或缺,对于乡里也不可缺少,甚至对于国家、天下也都一样。就像《论语》说的生前享受家国荣耀,死后万民哀恸,赢得这样的尊敬爱戴,才不辜负父母生我养我的一番苦心。现在的人,大多志气卑下,说起要有志气之类的话,往往也认为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哎!其实都只是不愿意去做罢了。
忠信
忠信笃敬,是一生做人根本。若子弟在家庭不敬信父兄,在学堂不敬信师友,欺诈敖慢①,习以性成,望其读书明义理,向后长进难矣。欺诈与否,于语言见之;敖慢与否,于动止见之,不可掩也。自以为得则害己,诱人出此则害人。害己必至害人,害人适以害己。人家生此子弟,是大不幸,戒之戒之。
——摘自张履祥《示儿二》
【注释】
①敖慢:敖,通“傲”。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无礼。
【译文】
忠诚信实、笃厚敬肃,这是做人的根本。如果子弟在家中不能尊敬、信任父母兄弟,在学校不能尊敬、信任老师、朋友,欺骗别人,傲慢无礼,渐渐成为习惯,再想盼望他读书明理、有所长进就难了。为人是否欺诈,从他的言语中能觉察到;为人是否傲慢,能从他的行动中看出来,这是掩饰不住的。欺诈傲慢的人,自以为得当,就害了自己;引诱别人欺诈傲慢,就害了别人。害自己一定会害别人,害别人正好害自己。如果生了这样的子女,就是大不幸,一定要引以为戒。
桐乡风景·乌镇(二)
●专家观点
陈延斌:爱敬勤俭,张履祥培养“贤子孙”的要诀
张履祥的家训《训子语》,其中教化思想及其实践具有不少不同于前人的地方,尤其是培养“贤子孙”的道德教育思想是极为可贵的。
胡氏家训家规,是胡氏家族的精神指引,是对祖先儒墨情怀的铭记。它融合了儒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胡则为官四十余年,一生为官清廉,心系百姓,被尊称为“胡公”。毛泽东同志曾评价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摘要:“清芬世守,盛德日新”,曾氏后人谨守家训,传承家风,贤才辈出。曾国藩治家教子的理念与实践,更是被社会大众所推崇和效仿,成为中国传统家教的范本。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年),...
摘要:走进位于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200多年的历史沧桑、岁月风云扑面而来。乔家祖上传下了六条家规:不准纳妾、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吸毒、不准虐仆、不准酗酒,共24字,简明不简单,浅...
摘要:高邮王氏家族是传统的书香门第,数代为官,十分重视“立品节操”,虽没有系统的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那样的家训名篇,但在他们的著作和书信中却处处包含着修身、为官、治...
三苏 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三苏并称始见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该书卷四才识条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三苏皆为北宋...
1 舆情综述 6月9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节蕴含着华夏民族独特而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本土文化与...
摘要:张英一生廉俭礼让,“终生让路,不失尺寸”,德行操守为世楷模。有关他“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传颂乡里,为人感佩。 桐城张氏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学圃,晚年更号圃翁,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