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浙江桐乡张履祥:耕则良农 读则良士(2)

发布时间:2019-10-24 08:15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浙江桐乡张履祥:耕则良农 读则良士(2)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张履祥晚年得子,担心自己不能完成教育子孙的使命,每见世之迟暮得子,多至失教,以覆坠厥世,贻笑于人,故而撰写了《训子语》一书。 全书分上、...

张履祥晚年得子,担心自己不能完成教育子孙的使命,“每见世之迟暮得子,多至失教,以覆坠厥世,贻笑于人”,故而撰写了《训子语》一书。

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祖宗传贻积善二字》《子孙固守农士家风》《立身四要》《居家四要》等四章,下卷包括《正伦理》《笃恩谊》《远邪慝》《重世业》《承式微之运》《平世以谨礼义》《恂恂笃行是贤子孙》《要以守身为本》等八章,共十二章,每章又分若干条,全书共143条,两万三千多字。

《训子语》中的家训思想有两个特点。其一,“耕读”,书中指出耕与读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所以,张履祥倡导子孙后代做一个良农、良士,耕读相兼,耕田治生而不忘读书修身。其二,“勤俭”,《训子语》中说立身之道在于“爱敬勤俭”。勤,不只是为了做事,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品德;俭,不但可以养德,还可以养身,修养身心。

该书影响深远,乾隆时理学名臣陈宏谋评价说:“先生以躬行所得,为训子之语。事不越于日用伦常,理惟主于忠信笃敬,实为立身行己之极则,所宜家置一编者也。”并将之收录于著名的《五种遗规》,作为童蒙教育读本。

●视频脚本

浙江桐乡张履祥:勤俭立身 耕读传家

【童声齐颂】“人家不论大小,总看此身起。此身正,贫贱也成个人家,富贵也成个人家,即不能大好也站立得住。若是此身不正,贫贱固不成人家,富贵越不成人家……”

朗朗稚声,连接起四百多年的光阴。

孩子们诵读的,就是《训子语》中的片段。《训子语》的作者是张履祥(1611—1674),浙江桐乡人,世居清风乡炉镇杨园村(今桐乡市龙翔街道杨园村),学者称杨园先生。张履祥是明清之际的大儒,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农学家,著作被后人编订为《杨园先生全集》,包括《言行见闻录》《备忘录》《训子语》《补农书》等,共十六种、五十四卷。

浙江省桐乡市地方文化研究学者 张森生:

【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浙江桐乡张履祥:耕则良农 读则良士(2)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