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
守正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摘自《朱子家训》
【译文】
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妒有能力的人。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声言忿恨,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情要拥护。
崇文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斯文不可不敬。
——摘自《朱子家训》
【译文】
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子孙一定要教育,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
早晚受业①请益,随众例不得怠慢。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札记,候见质问,不得放过。所闻诲语,归安下处②,思省切要之言,逐日札记,归日要看。见好文字,录取归来。
——摘自朱熹《训子从学帖》
【注释】
①受业:接受老师传授的学业。
②归安下处:回到住处休息。
【译文】
每天听先生讲书和请教,要和他人一样按常例进行,不得怠慢。有疑点要用小本子随手记录下来,等候向老师请教。听到老师训诲,回到自己住处,要思考其中最紧要的话,逐日记下,回来的时候带给我看。看到好的文章,也要抄下来带回。
胡氏家训家规,是胡氏家族的精神指引,是对祖先儒墨情怀的铭记。它融合了儒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胡则为官四十余年,一生为官清廉,心系百姓,被尊称为“胡公”。毛泽东同志曾评价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摘要:“清芬世守,盛德日新”,曾氏后人谨守家训,传承家风,贤才辈出。曾国藩治家教子的理念与实践,更是被社会大众所推崇和效仿,成为中国传统家教的范本。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年),...
摘要:走进位于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200多年的历史沧桑、岁月风云扑面而来。乔家祖上传下了六条家规:不准纳妾、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吸毒、不准虐仆、不准酗酒,共24字,简明不简单,浅...
摘要:高邮王氏家族是传统的书香门第,数代为官,十分重视“立品节操”,虽没有系统的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那样的家训名篇,但在他们的著作和书信中却处处包含着修身、为官、治...
三苏 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三苏并称始见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该书卷四才识条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三苏皆为北宋...
1 舆情综述 6月9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节蕴含着华夏民族独特而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本土文化与...
摘要:张英一生廉俭礼让,“终生让路,不失尺寸”,德行操守为世楷模。有关他“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传颂乡里,为人感佩。 桐城张氏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学圃,晚年更号圃翁,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