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朱熹:落落三百余文 千古“治家之经”(3)

发布时间:2019-10-26 10:0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朱熹:落落三百余文 千古“治家之经”(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朱子家训》是朱熹晚年留给后世子孙的一篇著名家训。全文短短三百余字,讲述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精辟阐明了修身立德治家...

《朱子家训》是朱熹晚年留给后世子孙的一篇著名家训。全文短短三百余字,讲述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精辟阐明了修身立德治家之道。家训以简朴的语言,勾勒出富含哲学思辨的道德伦理思想,是朱熹关于治家方面的一篇重要著作。通篇家训文句工整对仗,言辞清晰流畅,富有感召力和深厚的人生智慧。《朱子家训》是治家理论的总纲,后世多有所发挥与阐述,如明末清初朱氏后裔朱柏庐便在《朱子家训》的基础上,写出了《朱柏庐治家格言》。

朱熹送长子朱熟去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市)求学时,还曾写过一封家书《训子从学帖》(又名《与长子受之》),在家书中语重心长教育朱熟勤学习、交益友,一片殷殷之情,爱子之意跃然纸上,成为家书名篇。

此外,朱熹为训导子弟还曾编订一本《童蒙须知》(又名《训学斋规》),从穿衣饮食、说话走路、读书写字等方面教育子弟从小就要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养成良好习惯。此书后来成为重要的蒙学课本之一,深受后人推重,里面的一些名言名句如“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等广为流传。

●视频脚本

大儒朱熹:紫阳高照 家训流芳

沿福建的母亲河闽江溯源而上,进入连绵起伏的武夷山脉,在这片青山绿水间,保存着一座独具特色的千年古村——五夫。紫阳楼、朱子巷、兴贤书院、朱子社仓……走进五夫,就走近了理学宗师的传奇人生,诵读《朱子家训》,品味一代大儒的家国情怀。

【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朱熹:落落三百余文 千古“治家之经”(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