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朱熹:落落三百余文 千古“治家之经”(8)

发布时间:2019-10-26 10:0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朱熹:落落三百余文 千古“治家之经”(8)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作为一位儒学家、理学家,从政的朱熹清正廉洁、嫉恶如仇。他一生从政时间不过短短九年,但在任期间,廉洁奉公,公正无私,不畏权贵,对贪赃枉法之...

作为一位儒学家、理学家,从政的朱熹清正廉洁、嫉恶如仇。他一生从政时间不过短短九年,但在任期间,廉洁奉公,公正无私,不畏权贵,对贪赃枉法之徒深恶痛绝。

1182年7月,朱熹到台州巡视灾情。接到反映知府唐仲友为官不正的举报后,朱熹决定对唐仲友进行调查,查明了其在台州知府任上存在违法收税、贪污官钱、伪造钱币等多项违法乱纪行为。

中华朱子学会顾问、福建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马照南:

朱熹一再上奏折要弹劾唐仲友,即使明明知道唐仲友是当朝宰相的亲戚。朱熹遇到这种违法乱纪的事是毫不手软的,他一连上了七道奏折来弹劾这个唐仲友,这个(案件)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这说明朱熹的清廉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而且表现在他对社会风气的治理,对贪官污吏的(惩处)毫不手软。

朱熹非常亲民爱民,心里总是装着老百姓。朱熹在南康任职时,有一富家子弟跃马于市,踏伤一小孩,小孩生命垂危。朱熹知道此事后,命下属将肇事者送到衙门处罚。这时有熟人前来说情:“此人是富家子弟,何苦要拷打他呢?”

福建省南平市朱子文化保护建设专家组成员 祝熹:

朱熹说,如果不处理他,反而对不起百姓。后来朱熹在南康有了一次讲学的机会,就讲解了一篇很著名的文章《西铭》,这里面就提到了老百姓和自己的兄弟是一样的。他通过这种教化的方式来教育当地百姓,同时也展现了他不畏强权,予民公道的一个方面。

朱熹长期生活在农村,深知民众疾苦,从小心中就蕴藏着帮贫救困、忧世恤民的思想。他虽然辗转多处为官,但每到一处,重农桑,兴水利,正经界,轻赋敛,惩贪官,治豪强。

【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朱熹:落落三百余文 千古“治家之经”(8)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