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朱熹:落落三百余文 千古“治家之经”(5)

发布时间:2019-10-26 10:07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朱熹:落落三百余文 千古“治家之经”(5)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朱熹送自己的长子朱塾到千里之外的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市),去拜自己的好友吕祖谦为师。临别前,朱熹连夜写下《训子从学帖》,交给朱塾。 【...

朱熹送自己的长子朱塾到千里之外的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市),去拜自己的好友吕祖谦为师。临别前,朱熹连夜写下《训子从学帖》,交给朱塾。

【学生诵读】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摘自朱熹《训子从学帖》

中华朱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朱杰人:

在这封长信里朱熹给朱塾规定了很多具体的东西,比如不能喝酒,交朋友一定要谨慎,不能在同学间搬弄是非,尤其是你不能在老师面前去攻击你的同学等等,规定得非常细。

在五夫,有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巷,叫朱子巷,朱子巷弯弯曲曲,凹凸不平,这正如朱熹的人生。纵观朱熹一生,颇多曲折,但朱熹始终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别人的不解和非议,告诫后世子孙,不可以记仇、不可以以怨还怨,要学会理解和宽容。

【学生朗诵】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摘自《朱子家训》

朱熹14岁到五夫投奔父亲的好友刘子羽,并从学于五夫的刘子翚、胡宪、刘勉之等先贤名士。从小受先贤教诲,朱熹特别重德修身。他认为读“圣书”可以修德,识礼义可以养气。人因读书而美丽 ,人因识礼而高雅。对于有德之人,朱熹格外敬重。陆游、辛弃疾等人与朱熹成莫逆之交。甚至朱熹跟一些与自己论点相左的人也成了好友。

中华朱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朱杰人:

比如,他一生中有两个(主要)论敌,一个是陆九渊一个是陈亮,在学术观点上完全不一致的,甚至可以说是尖锐对立的。但朱子和他们两人的私交非常好,他们是非常好的朋友,比如鹅湖之会以后,朱子和陆九渊学术的争论已经到了极点了,但是朱子到了江西,办了白鹿洞书院以后,还是把陆九渊请去讲学,并且把陆九渊讲课的提纲亲自抄写出来,刻成碑立在白鹿洞书院。所以他和陆九渊虽是论敌,却也是很好的朋友。

【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朱熹:落落三百余文 千古“治家之经”(5)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