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安国的影响下,王念孙、王引之入仕后,谨遵祖训,忠厚做事,淡泊名利。王念孙曾先后担任工部主事、吏部掌印给事中,王安国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一再嘱咐:“生平淡泊,寡交通显……馈遗一无所受,燕会一无所与,请托不行,苞苴悉绝!”
【情景再现:自费查勘漕务】
一条不大的木船顺大运河南下。
随从:大人,咱们是奉旨查勘漕务,为什么不用驿呢?乘驿船又快又安全,还不用自己花钱!
王念孙:可是乘驿船最大的弱点是,沿途大哄大嗡,我们根本看不到漕务的真实情况。
随从:但是我们刚到淮安,盘缠已快用完,还怎么完成任务?
王念孙:(想了想)这样吧,我修书一封,你上岸赶到高邮回府找夫人,让她想办法筹集一点。
王念孙当时任工部都水司主事,主管全国的水利工程兼漕务。乾隆后期,漕务问题层出不穷,官场贪贿成风。王念孙奉旨查勘漕务,沿途大小官员为掩盖问题千方百计地贿赂钦差。王念孙深谙个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他轻舟简从,宁可自己掏盘缠也不愿意乘驿船。深明大义的王夫人吴氏接到信后,二话不说,变卖了自己的一副金镯子,所得银两全部带给了王念孙,使他顺利完成了这次勘察任务。
王念孙的清廉、忠勇、正直自然影响和教育着儿子王引之。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时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王引之受命和吏部左侍郎熙昌一起前往福建复查一宗冤案。临行前,王念孙告诫儿子:“汝当以廉洁自持,公平定案,毋稍瞻循,以仰副委任之重。”王引之到福建后,不怕威胁,更拒绝利诱,调查知情人,终于弄清案情真相,使总督汪志伊、县令朱履中等被削职法办。
敦厚家风 绵延相传
【王氏纪念馆东厢房所陈列的各种版本的著作,渐淡化,叠印《高邮王氏遗书》、王念孙《莆田郭尚先书》、王引之《行状》等】
【上述几本书被翻开,定格于下面几段话的特写】
“汝以重臣出抚,当为国家计久远,制节谨度,以身先之,简廉能黜不肖……”
——王曾禄致儿王安国
“生平淡泊,寡交通显……馈遗一无所受,燕会一无所与,请托不行,苞苴悉绝。”
——王安国致儿王念孙
“汝当以廉洁自持,公平定案,毋稍瞻循,以仰副委任之重。”
——王念孙致儿王引之
胡氏家训家规,是胡氏家族的精神指引,是对祖先儒墨情怀的铭记。它融合了儒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胡则为官四十余年,一生为官清廉,心系百姓,被尊称为“胡公”。毛泽东同志曾评价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摘要:“清芬世守,盛德日新”,曾氏后人谨守家训,传承家风,贤才辈出。曾国藩治家教子的理念与实践,更是被社会大众所推崇和效仿,成为中国传统家教的范本。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年),...
摘要:走进位于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200多年的历史沧桑、岁月风云扑面而来。乔家祖上传下了六条家规:不准纳妾、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吸毒、不准虐仆、不准酗酒,共24字,简明不简单,浅...
三苏 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三苏并称始见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该书卷四才识条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三苏皆为北宋...
1 舆情综述 6月9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节蕴含着华夏民族独特而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本土文化与...
摘要:张英一生廉俭礼让,“终生让路,不失尺寸”,德行操守为世楷模。有关他“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传颂乡里,为人感佩。 桐城张氏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学圃,晚年更号圃翁,清代...
王尔烈 王尔烈雕像 王尔烈(1727-1801),字君武,一字仲方,号瑶峰,清代奉天府辽阳州(今辽宁辽阳)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中殿试二甲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陕西道监察御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