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新闻:乡村名校养成记:校长吸引社会资源和公益组织(7)

发布时间:2017-09-22 18:44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乡村名校养成记:校长吸引社会资源和公益组织(7)由成都新闻网采编:今年入围马云乡村校长计划的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柏树镇秦家庙小学校长李社会告诉澎湃新闻,平时学校能接触社会资源的渠道很少,若不是政府部门发来...

  今年入围马云乡村校长计划的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柏树镇秦家庙小学校长李社会告诉澎湃新闻,平时学校能接触社会资源的渠道很少,若不是政府部门发来评选的链接,自己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

  2010年,友成基金会发起常青义教计划,组织退休教师去山区支教。2013年6月,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面向全国中小学讲授了一场生动的太空物理课,航天员与地面师生的“天地对话”给乡村教育一线的友成常青义教团队送来了灵感。

  “既然太空上的课程可以通过技术传到地面,那么城市名校名师的资源为什么不能通过技术手段也传送到到向村里去。”带着这个疑问,常青义教团队开发了“双师教学项目”。

  “我们和人大附中联合发起了双师教学项目,把人大附中名师的课程录下来,通过网络平台输送到乡村,对于乡村孩子来说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屏幕里人大附中的老师,一个是当地的老师。”温茗告诉澎湃新闻,根据后期专门的评估机构跟踪,双师教学的方式对于乡村学校在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氛围都明显受到人大附中的影响,取得很大进步。

  相比于政府机构,基金会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做很多实验,一旦试验成功就可以把这种模式交给社会。

  前期摸索之后,常青义教开始对外输出双师教学的模式,“我们跟广西教育厅合作,教给他们这种模式,然后教育厅专门成立项目组把南宁等地一些好学校的课程复制下来传送给乡村学校。”

  区别于传统公益机构的助学、支教等方式,双师教学通过技术性的驱动以低成本换取了高收益,截至2016年年底,常青义教团队已在全国20个省200余所乡村学校开展过双师教学活动。

乡村名校养成记:校长吸引社会资源和公益组织(7)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