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新闻:乡村名校养成记:校长吸引社会资源和公益组织(8)

发布时间:2017-09-22 18:44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乡村名校养成记:校长吸引社会资源和公益组织(8)由成都新闻网采编:据2015年第四届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年会发布的《教育公益组织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教育公益机构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手段将各种教育资...

  据2015年第四届中国教育公益组织年会发布的《教育公益组织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教育公益机构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手段将各种教育资源、各种课程内容、甚至远程的教师培训、活动指导等送到四面八方的边远学校和社区。

  “十年之前现金资助的方式可能比较多,比如援建希望小学、图书馆,但从现在的公益氛围来看,主要还是针对教师培训以及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为乡村孩子创造更多接受素质教育的机会比较多。”

  相比于助学、支教传统公益方式,温茗认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公益机构开始投向乡村学校的软件建设,通过新公益的方式利用新的技术手段解决新的需求,“作为校方来说,也应该明白根据自己的需求申请相应的项目,而不是简单地直接索取现金。”

  成立于2008年的北京桂馨基金会(以下简称“桂馨基金会”)一直致力于乡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其运营总监酆伟告诉澎湃新闻,目前乡村教育发展最缺乏的不是硬件设备,而是包括乡村教师校长成长在内的软件方面的关注与支持,“很多教育公益机构都在朝软件服务方面转型,从让乡村学生有学上,到接受相对更有质量的教育。”

  酆伟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公益机构本身对公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早年间乡村学校确实需要很多硬件援助,但近些年政府对乡村学校的硬件投入很大,乡村学校的硬件改善明显,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认识到,想要支持中西部的基础教育就必须去做教师成长等软件支持。

  “每年暑期,我们都会遇到很多乡村学校都在搞建设。你去给一个学校捐一个图书馆或科学实验室,如果没有相应的老师、校长的理解、理念的认同和相关专业实践能力来支撑,这个事情是很难落地的。”

乡村名校养成记:校长吸引社会资源和公益组织(8)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