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湖南双峰曾国藩:清芬世守 盛德日新(19)

发布时间:2020-11-02 14:50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湖南双峰曾国藩:清芬世守 盛德日新(19)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勤俭。勤与俭在曾氏家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他说: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国也好,家也好,要想兴旺,唯一能依靠的就...

勤俭。勤与俭在曾氏家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他说:“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国也好,家也好,要想兴旺,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勤俭。勤劳成就事业创造财富,俭朴则能葆珍惜之心养清正之身。

读书。在这方面曾氏最有见识之处在于不仅要子弟读八股文等应试书籍,更重要的是要读于身心事业有实际作用的书。而且,读书重在于行,若不能行,读亦无益。曾氏对诸弟说:“《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他教导诸弟,不要沉溺于科举之中,“此中误人终身多矣”。年过二十,若还总是围绕在揣摩考题上用功,将来必然悔恨不已,应该早早明白这个道理,“壹志从事于先辈大家之文”。

睦邻。曾国藩祖父很注重与邻里之间的关系,常说“人待人,无价宝”,即人与人之间的友善相处,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曾氏也很看重这方面。他引用幕僚李榕之母的两句话“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来教育家人不要怠慢邻里乡亲。邻居之间有庆贺吊唁等事,曾家人不仅要送钱送物,还要亲自上门致意。

二、曾国藩家规家风的重点在于严格管教儿子

对于两个儿子的教育,曾国藩抓得很紧。教子,在曾氏的家庭教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他对儿子的教育与期盼,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做读书明理的君子。

咸丰六年,已为湘军统帅的曾国藩认认真真地给时仅九岁的次子纪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那么,什么是君子呢?曾氏接着说:“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意味勤劳俭朴,能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不怕劳苦,可以过好日子,也能过苦日子。这种人就是君子。君子是具有好品性的人,与财富、地位、权利无关。

这就是说,曾氏不期盼子孙做大官,做出人头地者,他只希望子孙能通过读书明理这个途径做品性良好的人。

第二,从小事做起。

【传统家规文字实录】湖南双峰曾国藩:清芬世守 盛德日新(19)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