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做官30多年,位极人臣,但他常常教育兄弟子侄,要牢记一辈子在家务农的祖父定下来的家规,那就是:“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然。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吾家代代皆有世德明训,惟星冈公之教尤应谨守牢记。”
“八本”家训
富厚堂是曾国藩的故居,大气而不显豪华,简朴而不失庄重。
“富厚”二字出自《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中的“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逸,忘其先祖之艰难,多陷法禁,陨命亡国,或亡子孙”一语,既取富裕厚足之愿景,更含曾国藩“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之警诫。
富厚堂正宅大门
“富厚堂”的门匾,为曾国藩所题。两边的对联“清芬世守,盛德日新”是曾纪泽为纪念父亲曾国藩所书,意思是:清廉品格世代遵守,崇高美德弘扬光大。
富厚堂的正宅是八本堂 ,取自曾国藩的“八本家训”,被世人称为“家训第一堂”。
曾国藩久经宦海,看过多少上下同僚的浮沉兴衰,警觉“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于是,在自己权位越来越高的过程当中,把祖父治家“八诀”从小家扩展到国家,逐渐形成了更加丰富的“八本三致祥”家规体系。
“八本”,即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他用最通俗的语言,诠释了治学治家治国的精髓。
“三致祥”,即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他认为,孝顺父母、勤劳节俭、宽厚待人,是能够为家族带来祥瑞并且必须遵循的品行。
胡氏家训家规,是胡氏家族的精神指引,是对祖先儒墨情怀的铭记。它融合了儒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胡则为官四十余年,一生为官清廉,心系百姓,被尊称为“胡公”。毛泽东同志曾评价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摘要:走进位于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200多年的历史沧桑、岁月风云扑面而来。乔家祖上传下了六条家规:不准纳妾、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吸毒、不准虐仆、不准酗酒,共24字,简明不简单,浅...
摘要:高邮王氏家族是传统的书香门第,数代为官,十分重视“立品节操”,虽没有系统的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那样的家训名篇,但在他们的著作和书信中却处处包含着修身、为官、治...
三苏 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三苏并称始见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该书卷四才识条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三苏皆为北宋...
1 舆情综述 6月9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节蕴含着华夏民族独特而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本土文化与...
摘要:张英一生廉俭礼让,“终生让路,不失尺寸”,德行操守为世楷模。有关他“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传颂乡里,为人感佩。 桐城张氏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学圃,晚年更号圃翁,清代...
王尔烈 王尔烈雕像 王尔烈(1727-1801),字君武,一字仲方,号瑶峰,清代奉天府辽阳州(今辽宁辽阳)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中殿试二甲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陕西道监察御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