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厚堂正宅又称八本堂,取自曾国藩“八本”家训,其住房简单、朴素、大方。而富厚堂的精华所在,应数它的四座藏书楼,即公记藏书楼、朴记藏书楼、芳记藏书楼和思云馆,曾氏后人称之为“曾家人的精神中心”。藏书楼飞檐重叠,防虫、防潮、防火、采光,功能齐全,精巧实用,体现了我国近代藏书楼建筑的高超艺术。虽历经150余年风雨,至今旧貌依稀。
曾氏家训
曾国藩祖父曾星冈少时纨绔,因有长辈讥讽他会是“败家子”而幡然醒悟,自此讲求农事,并提出“治家八诀”,即“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奠定了曾氏家族耕读孝友的家风。
曾国藩作为家中长子,尤其重视对诸弟及子侄的教育。在长期的仕宦生涯中,曾国藩观察到“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于是在祖父“治家八诀”的基础上扩充和发展,形成“八本家训”: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但曾氏家训流传最广的还是曾国藩写给诸弟及子侄的家书。曾国藩家书以儒学思想为核心,融汇众家之精要,传承发扬耕读家风,内容包括修身养性﹑读书治学、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其行文在日常琐事中寓见识,在平凡朴实中见真情,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家书后经李瀚章、李鸿章编校、刊印,广为流传。
曾氏家风习习,其后辈不仅用心传承,并且顺应潮流有新的发展。曾国藩儿媳妇、曾纪鸿夫人郭筠秉承先人遗训,勤俭治家,手书《曾富厚堂日程》告诫子孙不染纨绔习气,力求自立自强,并要求子孙天天做到,时时遵守。
胡氏家训家规,是胡氏家族的精神指引,是对祖先儒墨情怀的铭记。它融合了儒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胡则为官四十余年,一生为官清廉,心系百姓,被尊称为“胡公”。毛泽东同志曾评价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摘要:走进位于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200多年的历史沧桑、岁月风云扑面而来。乔家祖上传下了六条家规:不准纳妾、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吸毒、不准虐仆、不准酗酒,共24字,简明不简单,浅...
摘要:高邮王氏家族是传统的书香门第,数代为官,十分重视“立品节操”,虽没有系统的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那样的家训名篇,但在他们的著作和书信中却处处包含着修身、为官、治...
三苏 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三苏并称始见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该书卷四才识条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三苏皆为北宋...
1 舆情综述 6月9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节蕴含着华夏民族独特而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本土文化与...
摘要:张英一生廉俭礼让,“终生让路,不失尺寸”,德行操守为世楷模。有关他“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传颂乡里,为人感佩。 桐城张氏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学圃,晚年更号圃翁,清代...
王尔烈 王尔烈雕像 王尔烈(1727-1801),字君武,一字仲方,号瑶峰,清代奉天府辽阳州(今辽宁辽阳)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中殿试二甲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陕西道监察御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