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新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安徽桐城张英张廷玉父子:六尺巷礼让为先 笃素堂廉俭传家(3)

发布时间:2020-01-07 01:28   来源: 成都新闻网  Tag:
新闻导读:【传统家规文字实录】安徽桐城张英张廷玉父子:六尺巷礼让为先 笃素堂廉俭传家(3)由成都新闻网采编:在《澄怀园语》中,关于为人处世,张廷玉认为心乃自身之宝,为人要善良,不可生恶念。关于为官从政,张廷玉强调居官清廉乃分内之事,为官第一要廉...

在《澄怀园语》中,关于为人处世,张廷玉认为心乃自身之宝,为人要善良,不可生恶念。关于为官从政,张廷玉强调居官清廉乃分内之事,“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他要求子孙后人做官“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

同其父张英的家训一样,张廷玉的《澄怀园语》也对其子弟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四个儿子若霭、若澄、若淑、若淳等都先后入朝为官,政绩显著。这与张廷玉的教导和《澄怀园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所以,后人对此书评价很高,清人沈树德认为:“《澄怀园语》四卷,皆圣贤精实切至之语。修齐治平之道,即于是乎在焉。”

●视频脚本:  

安徽桐城张英张廷玉父子:廉俭礼让 聪训传家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是桐城清代大学士张英的一首《让墙诗》。

桐城,著名文学流派“桐城派”的故乡。地处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大别山东麓、长江北岸。素有“吴头楚尾”、“七省通衢”之称。

元末明初,桐城饱受战乱和灾荒,人烟稀少,大批移民自江西、皖南等地迁至桐城。他们吃苦耐劳,积极进取,重视农耕,看重课读,逐渐形成了桐城“穷不丢书”、“耕读传家”的乡情民风。

浓郁的书香氛围催生出恢宏的文化景象。明清两代桐城一邑之地共出进士236人,举人793人,贡生、监生不计其数。出现了张、姚、马、左、方等诸多世家显族,形成了影响清代文坛二百余年的“桐城派”,为世人所瞩目。一时“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

一、桐城世家

【传统家规文字实录】安徽桐城张英张廷玉父子:六尺巷礼让为先 笃素堂廉俭传家(3)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