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传世,历久弥新。《聪训斋语》、《澄怀园语》这两部家训是张英、张廷玉父子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也是留给我们今天的一笔宝贵遗产。它们和六尺巷故事一道,彰显着独特的精神魅力,闪耀着道德之光。
【群体童声画外音】
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桐城张氏家训摘编
读书
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译文】
认真读书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敬,谨守田产的人不会受到饥饿的威胁,积德行善的人不会倾覆倒下,慎重选择交友对象的人不会一败涂地。
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事也。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译文】
读书可以增长追求世间法则至理之心,是颐养心性的第一等事。
读书须明窗净几,案头不可多置书,读书作文须凝神静气,目光迥然,出文与题之上,最忌坠入云雾之中,迷失出路,多读文而不熟,如将不练之兵,临时全不得用,徒疲精劳神,与操空拳者无异。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译文】
读书需要窗户明亮、案几洁净的环境,桌案上不能放太多的书。读文章写文章,都要聚精会神沉得住气,眼光要明亮。(读或写)文章的重点要放在题目上面,最忌掉进云里雾里,找不到出路。读的文章很多但不深入理解,就像将领不操练士兵,面临打仗时全用不上,白白浪费精神,跟打空拳的人没什么两样。
立品
言思可道,行思可法,不娇盈、不诈伪、不刻薄、不轻佻。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译文】
对自己的言语要考虑值得人们称道,对自己的行为要考虑值得人们效法,不骄傲自满,不狡诈虚伪,待人不挑剔无情,举止要稳重。
胡氏家训家规,是胡氏家族的精神指引,是对祖先儒墨情怀的铭记。它融合了儒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胡则为官四十余年,一生为官清廉,心系百姓,被尊称为“胡公”。毛泽东同志曾评价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摘要:“清芬世守,盛德日新”,曾氏后人谨守家训,传承家风,贤才辈出。曾国藩治家教子的理念与实践,更是被社会大众所推崇和效仿,成为中国传统家教的范本。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年),...
摘要:走进位于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200多年的历史沧桑、岁月风云扑面而来。乔家祖上传下了六条家规:不准纳妾、不准赌博、不准嫖娼、不准吸毒、不准虐仆、不准酗酒,共24字,简明不简单,浅...
摘要:高邮王氏家族是传统的书香门第,数代为官,十分重视“立品节操”,虽没有系统的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那样的家训名篇,但在他们的著作和书信中却处处包含着修身、为官、治...
三苏 三苏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三苏并称始见于(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该书卷四才识条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三苏皆为北宋...
1 舆情综述 6月9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节蕴含着华夏民族独特而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质。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本土文化与...
王尔烈 王尔烈雕像 王尔烈(1727-1801),字君武,一字仲方,号瑶峰,清代奉天府辽阳州(今辽宁辽阳)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中殿试二甲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陕西道监察御史、通...